(资料图)
近期,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的消息频频出现,先是不少城农商行、股份行先后下调个人存款挂牌利率,再到各大银行下调通知存款、协定存款这两类主要面向对公业务的存款利率,此番存款利率下调参与的银行范围之广、涵盖的存款种类之多备受市场关注。
不过,上述存款利率调整动作细究来看,新变化主要是两类对公存款利率的下调,而中小银行下调个人存款利率主要是跟随去年国有大行下调利率的“补降”。可以看出,从个人存款再到对公存款,各类银行的负债端资金成本将迎来普降。银行资金成本“减负”既是前期资产端贷款利率持续下行的顺势而为,也是出于维护金融系统稳定,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角度考虑。
尽管从直观感受看,下调存款利率是动了储户的“奶酪”,与防范金融风险看起来相差十万八千里,但这其中的关联实际十分紧密。
一方面,下调存款利率对银行最直观的影响,便是缓解银行净息差大幅收窄的压力。净息差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,而银行之所以要维持合理的利润,在于经营银行需要“本钱”——银行利润中的一大部分需用来补充资本。监管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有硬性要求,这既是银行投放信贷支持实体的前置条件,也是为未来弥补资产损失储备“弹药”。2022年,商业银行净息差跌至1.91%,创自2010年以来新低,进入2023年,多家上市银行的净息差跌破1.8%。净息差的持续走低不仅会制约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,更会加大银行风险抵补的脆弱性。
另一方面,近年来,在银行让利实体经济、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政策推动下,贷款利率不断走低,个别种类的贷款利率甚至出现了与银行存款利率“倒挂”的局面。尤其是在银行的对公业务条线,大型企业利用强势的议价能力,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多渠道融资,转而向银行(尤其是吸存压力大的中小银行)谈判赢得相对高价的存款利率,“躺赚”存贷利差收益,这种套利是金融“空转”,不仅是对金融资源的浪费,扰乱宏观逆周期调控成效,也会加剧金融业“脱实向虚”,放大市场风险。此次各类银行大幅下调主要面向企业的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利率,可以有效抑制部分企业的“空转”套利行为。
我国经济尚处在疫后复苏的恢复性阶段,经济增长动能仍需政策加力“续航”支持,可以预见,利率水平短期内仍易下难上,这与当前欧美等海外主要经济体形成了货币政策周期的错位。金融稳,经济稳,对我国金融体系来说,在对实体经济保持必要支持力度的同时,也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溢出风险保持高度警惕。
编辑:刘润榕
声明: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。任何情况下,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。
Copyright @ 2015-2022 IT研究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: 沪ICP备2022005074号-4 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